[98下話本]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閱讀測驗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張窈慈  整理
◎ 情節發展
小說對杜十娘與李甲關係的描寫,一開始就用了時間跨度較大的概述,略去了兩人如何相識相愛之類的場景或細節。敘事者突出了杜十娘「久有從良之志,又見李公子忠厚志誠甚有心向他」這一意願,然後是她與鴇母吵架的場景。在這場景中,人物性格基本是依賴對話來顯現的,但敘事者唯恐讀者不解鴇母何以只向李甲要三百兩銀子,便用了心理觀察來表現她的狡詐。對於杜十娘的內心活動則保持緘默。

在其後的情節發展中,敘事者一直避免對杜十娘的心理活動做全知的觀察。在贖身和南歸的途中,敘事者的視角和感知範圍是始終把這個人物的內心和打算等排除在外。有一點值得注意:在贖身過程中,李甲與杜十娘之間的主從關係的暗示。話本敘事者對原作的改動極小,因而些微的增刪也就頗為引人注目。在插入十娘與鴇母爭吵這一場景之前,傳奇作者只是概述了兩人的關係,而話本卻說十娘久而從良之意,一直沒有中意之人,這時李甲的出現使她「甚有心向他」,而「李公子懼怕老爺,不敢應承」。

在贖身之前,加入這樣一段心理描寫,勢必使讀者產生這樣的一些聯想:也許杜十娘急於從良而擇人不慎,李甲之奔走借銀則是出於勉強。沒有十娘的催促和鼓勵,以李甲的軟弱和窩囊是不會自動承擔道義上的責任的。雖然敘事者沒有用較多的心理觀察和場景描寫做鋪墊,而是徑直將人物置於戲劇化的高潮之中,使其性格在情節進展中得到表現。但是,人物性格同時也是推動情節向故事發展的內在依據。

杜十娘在贖身過程中,顯得積極主動,她總是在李甲怯懦和困難的時候,給予精神上、物質上的幫助。這些行動表現了這一人物的果敢、精明。但敘事者在通過鴇母的退讓,柳遇春為其真心感動而終肯為李甲奔走等周圍人物與主人公關係的側面描寫等手法揭示其性格的同時,對這一人物的內心世界也不無保留。就像杜十娘對李甲隱瞞了她的百寶箱和她的處心積慮的計畫一樣,敘事者因迴避對人物的內心觀察所取得的限制性視角也向讀者遮蔽了這一事實。

杜十娘在贖身過程顯示出的兩個性格特點是自尊和自信,通過她與鴇母的爭吵和她對李甲的控制與支配,讀者對她的剛烈已有了充分的認識。所以當怯懦而自私的李甲真的為了懼怕父命和一點點金錢的誘惑而出賣杜十娘(而不是謝小桃或周氏妾),人物剛烈和自尊的個性所受到的摧折,就遠不只是她作為一個妓女的俯仰由人的共同命運所產生的那麼大的悲劇感,而是她的自尊、她的營謀以及她在同李甲關係中的自信和支配地位,輕易地被現實所粉碎和逆轉的悲憤。

◎ 故事結構
一方面得益於敘事者的講述技巧和敘事結構(而這種技巧和結構更多地是承繼了文言作品中所既有的方式,所以這篇作品從語言到敘事模式都類文言,同其它話本有一定區別);另一方面則是人物塑造的成功,使故事情節擺脫了同類題材所習見的平庸模式。

從故事結構來說,其情節相當簡單和普通:一個妓女渴望過正常人的生活,她通常所能寄予希望的是找一個人品不錯的嫖客,但無論他們怎樣兩情合洽,這樣的結合都是一種買賣關係。如果那個嫖客一時錢不湊手或心中後悔,就可以把他的買主的地位出讓給別人。如果讓早期的、重視敘事價值而非人物價值的職業敘事者來講述這個故事,女主人公就會成了周氏妾或不安分的小夫人,那樣的情節該是多麼乏味。

出自《漫說三言二拍・杜十娘和她的百寶箱》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99上新詩]沈志方 給時間

[寫作論評]AI無法完成的寫作——閱讀與寫作的養成訓練

[98上新詩]鄭愁予 野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