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100上書評]書評寫作的重點

書評寫作的重點 書評寫作包括「介紹」與「評論」兩部分: 一、介紹的部分 1.關於介紹部分,首先標明書名與作者或編撰者,還將原書的著者、出版者、出版年標示清楚。 2.將原書主旨提出討論,再揭示緣由,鳥瞰全書,概括綜覽,掌握重點,使讀者明白清晰。 3.說明該書的性質與範圍,提示該書所涉及的領域,以及著者討論的精華,或說明內容體裁。 二、評論的部分 1.關於評論部分,值得寫書評的書,儘管非一流的作品,但必有其價值和影響力。 闡揚優點,指出缺失。 2.指引讀者進入該書精髓,咀嚼其精華,即在「評」的立場上,給予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又在「論」的立場上,給予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如此才足以讓人信服。  3.書評文章的性質比較特殊,它的寫法也跟普通論文不同。 4.書評的寫作方式,可有「論述型書評」、「摘要型書評」、「源考型書評」、「比較型書評」、「感發型書評」等五類。

[100上作文]引導作文

[100上作文]引導作文 題目:影響我最深的○○ 1.影響最深的可以是人、事或物,如:家人、朋友、夥伴、工作、電影、一本書、一句話等。 2.寫作方向 (1)可以採記敘兼抒情的方式,論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情誼。 (2)可以採夾敘夾議的方式,探討工作對己身的成長與影響。 (3)可以採夾敘夾議的方式,論說電影中的人物與事件。 (4)可以採夾敘夾議的方式,申論自己對書籍的想法與態度。 (5)可以採記敘兼抒情的方式,陳述一句話的深刻涵意與啟發性。

[寫作論評]談餐旅意象的寫作視角

談餐旅意象的寫作視角 發表於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文藝菁英寫作營」活動手冊(100/10/29)                                                                                                                                           張窈慈 撰稿 關於「餐旅」的寫作,雖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飲食的講究,生活的品質,日漸多元而廣泛,近十年來以此為題的創作也四處可見。筆者也深刻感受到「餐旅」早已成為國人生活所重視的一部分。以下筆者即根據個人的生活見聞,為「餐旅」意象的寫作,所作的整理。如下...

[研討會論文]通識教育教學論文

「屏東台東澎湖地區大專校院第三屆通識教育聯合學術研討會」 時間: 100.10.28 地點:美和科技大學 題目:「音樂文學」融入通識中文課程的實踐——以古、近體詩為例 發表人:張窈慈 摘要: 古來「詩」、「樂」、「舞」常被相提並論,而今筆者為提升通識中文課程的教學品質,增添人文藝術的氣息,將以「音樂文學」中的古、近體詩為主題,論述「音樂文學」融入通識中文課程的規劃與實踐。首先,在大一中文必修課程中,透過音樂的引導與聆聽,提昇學生對美感與文學的學習興趣;第二,藉由各類不同音樂形式的傳播,讓學生在音樂陶冶的環境下,培養其文學與音樂賞析的素養;第三,深入了解中國文學文本的寫作之後,讓學生也能在生活中熟悉地應用在各個領域上,甚至以文字進行古今詩體的創作與典故的運用。至此亦可見得,近代的音樂創作者,不斷地將古今以來富有傳統文化內涵的題材,與當時民間所習慣的傳唱方式,融入於樂歌之中,使得賞樂者能夠體認到更為多元而創新的人文藝術風貌。 關鍵字:音樂文學、近體詩、古體詩、中文課程

[100上應用文]自傳履歷單元

1. 蘇豫著:《向杜拉拉學習職場生存術》,海洋文化(旭昇代理), 2011 年 1 月 4 日。 2. 嚴長壽著:《總裁獅子心》,平安文化, 1997 年 12 月 01 月。 3. 嚴長壽著:《我所看見到的未來》,天下文化, 2008 年 11 月 28 日。 4. 明日工作室著:《科技遊俠〔精裝書+公視紀錄片 DVD 〕》,明日工作室, 2003 年 12 月 03 日。 5. 唐雙根著:《王永慶全傳》,小倉出版社, 2010 年 12 月 15 日。 6. 張忠謀著:《張忠謀自傳(上)》,天下文化, 2010 年 05 月 31 日。 7. 李倩萍等著:《成功者的故事一套八冊(李遠哲、施振榮、證嚴法師、貝聿銘、馬友友、林昭亮、成龍、張忠謀)》,聯經出版公司, 2005 年 07 月 07 日。 8. 金鑫著:《賈伯斯:成功創新的 12 項堅持》,悅讀名品出版社, 2011 年 08 月 31 日。 9.Walter Isaacson( 華特.艾薩克森 ) 原著、廖月娟、姜雪影、謝凱蒂譯:《賈伯斯傳》,天下文化, 2011 年 10 月 24 日。 10. Rock Forward 編著:《面試聖經 Interview Bible 》,文經閣出版社(創智代理), 2010 年 06 月 09 日。 11. 許書揚著:《讓面試主管錄用你!:面試主管最常問的 100 個題目》,奧林, 2010 年 05 月 20 日。 12. John Mongan 、 Noah Suojane 、 Eric Giguere :《恭喜你錄取了!程式設計師如何贏在面試》,碁峰, 2010 年 02 月 12 日。  

[100上學期]教學課程

100 (上)學年度 國文 (哲學類) (大學部通識必修) 歷代文學選讀(大學部通識必修) 寫作技巧 I (大學部通識必修) 應用文(大學部通識必修)

[畢業論文]博士論文摘要

[中文摘要]         唐朝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形式方面,無論古體律絕,或是五言、七言都由完備而達全盛之境。而且唐詩不僅可以朗誦,能合樂,還可披管弦,因此唐代音樂的興盛,與唐詩的發達,恰互為輝映。        本論文的聲詩歌辭方面,筆者主要討論隋唐至五代間,可歌唱的敦煌歌辭、唐詩與樂府詩;唐樂古譜方面,採用葉棟所譯譜的《敦煌曲譜》、唐傳《五弦琵琶譜》、唐傳十三弦《仁智要錄》箏譜、唐大曲《仁智要錄》箏曲、《三五要錄》琵琶譜 與《博雅笛譜》橫笛譜等(不包含合奏樂譜與鋼琴伴奏譜)為素材,且將樂譜中與其所填配的唐聲詩作為研究對象 ,進而申說聲詩歌辭與樂譜二者的關係。        全文共分為九章,各章 「唐聲詩」的部分,以唐聲詩「大曲」與「法曲」之分類為論述對象,又將「大曲」和「法曲」中的聲詩與各樂譜之間,作一討論。 最後,再整理不歸屬於 「大曲」和「法曲」二類 的「 唐舞曲 」 ,說明聲詩與樂曲中的各項問題。        總結來說, 本論文可從「 聲詩總數與譯譜論述的情況 」、「 五種樂譜的結構與聲詩填配 」與「聲詩歌辭在樂曲組織的詮釋」等三方面作綜合整理。筆者盼能在前人為「唐聲詩」所作的研究中,再賦予一新的生命力,也為「聲詩歌辭」在「唐樂譜」的實踐上,將中國唐、五代古典詩歌與傳統音樂樂譜間,作一跨領域的結合,以開啟不同的道路。 關鍵字:大曲、法曲、敦煌曲譜、五弦琵琶譜、仁智要錄、三五要錄、博雅笛譜 [英文摘要 ] The Tang Dynasty was a golden ag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etry. In terms of format, ancient-style lujue, five-character, or seven-character poems all achieved a peak status. Tang poems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