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音樂舞蹈]阿勒曼舞曲

阿勒曼舞曲 Allemande〔法〕 主要是流行於法國的緩慢二拍舞曲,它是一種溫和的二拍子舞曲,最先出現於十六世紀,據說是由德國萊康加以發展的。它起源德國的一種徐緩的二拍子舞曲,亦稱alman或almayn,舞蹈單純,但手勢為特色。十六世紀的阿勒曼舞曲顯露出一種樸素的,本質上是主調音樂的(homophonic)風格,舞步是單純的。 在西元一六○○年以前,它被稱為阿爾曼.阿爾瑪努。在巴赫的時代,這種舞曲已逐漸不被用在實際的舞蹈上而變成樣式化的舞曲,使用於組曲的第一樂章。此種隸屬於文藝復興舞蹈的阿勒曼舞曲,自進入十七世紀後就消失了。此後的十七世紀,阿勒曼舞曲變成一種形態固定的舞曲,用做組曲的第一樂章。 這些阿勒曼舞曲都是非常溫和、中庸速度的4/4拍,含有短的弱拍(upbeat),以弱起的樂曲居多,往往運用短短的流動音型(running figures)在假對位法(pseudocontrapuntal)結構的各聲部間流動。 十八世紀後期,在德國南部阿勒曼(Allemande)一詞和deutscher Tanz(德國舞)同義,是一種華爾滋式的快速3/4或3/8拍舞曲。例如貝多芬所寫的十二首管弦樂的德意志舞曲便是。

[音樂舞蹈]馬厝卡舞曲

馬厝卡舞曲( Mazurka ) 馬厝卡舞曲是波蘭的民族舞蹈,三拍子的中速舞曲,也有一說是中慢至甚快的數種速度演奏的舞曲。後者的其中一種形式稱作庫亞威克(K ujawiak ),因舞曲源自於庫亞威省( Hujawy ),故有此名;其次,稱作奧伯塔斯(O bertas )舞曲。上述這類舞曲,常將重音加於第三拍,也就是在弱拍位置把它當作強拍演奏。 馬厝卡舞( Mazurka )是成雙成對跳的,舞對通常是四的倍數,也就是四對、八對、十二對或十六對的演出,雖然只有少數幾個基本舞步和姿勢,但舞步多變,成為許多音樂和舞蹈等即興作品,所沿襲與應用。 這種舞曲在十八世紀中期流行於德國、法國和英國。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時,傳遍歐洲,最先被視為一種舞蹈、舞曲,後來被波蘭作曲家弗里德里克.弗朗齊歇克.蕭邦(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或 Szopen, A.D.1810-1849 )將其提升至藝術音樂( Art Music )的境地。 這些曲子原來有舞曲的風格,但有時民間舞曲的性質,使得樂曲因而隱沒不見了,從慢速、沉思冥想的作品(如作品十七號的第四首曲子,以及第六十八號的第四首曲子),到庫亞威克舞曲,甚至到奧伯塔斯舞曲(作品五十六號第二首曲子)都有,既有調式的特性( modal characteristics ),也有變化半音的技巧( chromatic techniques )。蕭邦創作了不少這類民族性調式的馬厝卡曲,可說是開創十九世紀技巧的先端。後來俄國的克林卡.柴高夫斯基也利用這種技巧創作馬厝卡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