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上古文]王羲之 蘭亭集序

王羲之〈蘭亭集序〉   四技進修部文學欣賞課程

課堂中有詳細說解

重點整理

1.以人與大自然的相契相融來表現其所樂之處。
2.在描寫景物時,王羲之不用工筆,作細膩的刻繪,反而以淡墨勾勒春天盎然的生機。
3.春天裡萬紫千紅的色彩,淡化成「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二句,呈現淡樸的美感,山水的形貌未被作個別性的凸顯,以整體的氣韻呈現。山水、清流、人物的出現形成一整理。
4.再來便是對這份人與自然融合的精神作一總括,人與萬物同在春日的「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裡,「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一仰一俯之間忘懷而已,而胸納宇宙萬物,生命領域的擴大,使個人身世得失皆於此消釋,真正獲得遊騁之樂。
5.接下來,作者對「是日之樂」提出反省,將一時人與自然融合的至樂,置放於人生長流之中,突顯出一時的人事物因緣而聚亦因緣而遷變的事實,「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一切的人生經驗終究流落於時間之中,情隨事遷,無常的人事流變,使先前的欣樂,轉眼之間,成為記憶中的陳跡,而人的情感又不能不因之興起眷情,但所得的不過是逝去反照的光影,在今昔的對照中,一一體驗的不過是失落之感。
6.整篇文章從蘭亭之會引伸出更寬闊的視野,而逼臨至整幅生命的經驗,人的一樂一悲,便在於「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與「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之間,時間遷流,任何「是日」都將成為「陳跡」,所有的遇合都將空無,歸到終極,人的生命旅程「終期於盡」,一切真的感受都因無常而成虛妄。
7.點明樂往哀來的人生處境,後,更進一步可見,這份感慨是人類共同的生命經驗。「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表現在所有文學作品中的,都是「欣於所遇」的陳跡,在歡樂之時,已有無常之哀。哀情之中,又無非是種種歡樂的光影。透過情隨事遷的無常領悟,使人對其人生本象感慨不已,又因此感慨而益增深情,由此感慨體會了所有人類的同情共感。
8.因為無常的領悟,使人在每一個相互交融的剎那,多一份覺醒,將每一個稍縱即逝的時刻記載下來,成為人文的傳統。雖然作品中有留的,是已為陳跡的「向之所欣」,但此哀樂相生的「興感之由」,使所有人的情感得以共鳴。

補充

王羲之和其尺牘
1.自古以來,書法範本中心為尺牘。行、草書為尺牘而生,且為尺牘而發達。
2.尺牘為一尺之牘,牘為木簡,也稱書版,在紙張還未出現的漢代,信是寫在木片上的。
3.漢末至魏晉,紙張逐漸普及,跟著書信樣式和書風野大為改變,但尺牘名稱仍沿用至今。此即為法帖的創始,其起源約在第一世紀以前,至第四世紀達到極盛,文獻有所證明。

王羲之的法帖
1.南北朝時代,梁武帝的秘庫有許多王羲之真跡,和梁的滅亡同時歸於灰燼。唐太宗是以蒐集古董聞名。但現在已不傳。宋徽宗的收藏記載在[宣和書譜],但現在已散失。
2.現在能看到多數的王羲之尺牘是因為宋太宗淳化三年翰林侍書王著奉帝命,由內府所藏的名跡選出模勒上石編成十卷,以[淳化閣帖]為首。
3.淳化閣帖不是原來的名字,卷頭只有[法帖第一]的標示。後來分別官民法帖而如此稱呼。曾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無人能及其灑脫從容。可惜,此帖書已經失傳。

〈蘭亭集序〉 書法
1.其書法飄逸流暢,如行雲流水而又筆力雄健。
2.唐太宗得到真跡,即令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歐陽詢等臨摹翻刻,分賜皇子、近臣,世稱「唐人摹本」。
3.王書原本據傳已被唐太宗作為殉葬品,陸游因此感慨:「繭紙藏昭陵,千載不復見。」但唐太宗昭陵曾於五代時被溫韜所盜,而被盜物品名單中並沒有《蘭亭集序》,因此一般相信《蘭亭集序》現存於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中。
4.虞世南臨本:曾入宋高宗、元文宗御府,有「紹興」及「天歷」印記,明董其昌跋稱此本「似永興(虞世南)所臨」,清高宗乾隆據之,列為「蘭亭八柱第一」,定為虞世南摹本。由於搨書人的技法不精密,看不到點劃使轉的鋒茫,因此類似翻刻的定武本。虞本為宋人的重摹,祖本非定武。
5.歐陽詢臨本:墨跡今不存,唐太宗重視歐書,曾將其原跡摹刻於學士院中。翻刻本有數十種之多,由於捶拓太過,僅存膚廓,不見筆法,藝術價值並不很高。
歐臨摹的定武拓本,因拓次數過多,筆劃已鈍,字體厚重,傳不出羲之的放逸神采。
6.其餘臨本:詳見於課堂與書跡圖片。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99上新詩]沈志方 給時間

[寫作論評]AI無法完成的寫作——閱讀與寫作的養成訓練

[98上新詩]鄭愁予 野店